【资料图】
基层负担过重是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一大难题。今年以来,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日照市持续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健全完善职责运行、放权赋能、资源下沉、数字治理四项机制,推动职能体系重构、运行机制重塑、资源力量重组,切实为基层放权减负赋能。目前,17个试点镇街已全部完成改革,试点过程中共优化调整206个党政工作机构,向乡镇(街道)下达周转行政编制18名、事业编制48名,下沉执法力量285名,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效能。
健全完善职责运行机制,破解镇街履职多头管理、职责交叉等难题。围绕基层运作不畅、职责交叉不清等问题,不断理顺县乡职责关系,推动基层高效履职。一是明确镇街职责。制定镇街“三定”规定,结合政策法规、简政放权、机构职能调整及基层需求等情况,对“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镇街职责任务清单实行动态调整,着力构建以“三定”规定为基础,“两张清单”为补充的职责管理体系。二是健全完善职责准入机制。建立职责下沉镇街准入管理机制,涉及镇街新增、调整的职责事项,职能部门不得直接下放或下派;未经准入审核之前,相关责任由职能部门承担;对经审核准入的事项,同步跟进人员、经费、培训、指导等配套措施。三是理顺县乡机构职责对应关系。依托镇街188项职责任务清单,逐项确定县级对口部门单位及职责分工,明确县乡机构职责对应关系,县级职能部门、镇街严格按照机构职责对应关系和流程规范开展工作。
健全完善放权赋能机制,破解镇街管理条块分割、有责无权等难题。聚焦长期以来乡镇(街道)管理存在的条块分割、有责无权、看得见管不了等治理难题,在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等方面深化放权赋能。一是稳妥精准赋权。根据各乡镇(街道)实际需要和承接能力,按照“成熟一批、赋予一批”的原则,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高频多发、易发现易处置、专业要求适宜的行政执法事项,依程序下放镇街实施。二是灵活设置镇街工作机构。打破原有“七办五中心”框架设置,结合职能定位、产业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在12个机构限额(经济发达镇在14个机构限额)内因地制宜设置工作机构。东港区、岚山区坚持“必设+选设”结合,分别实行“4+2+N”“6+2+N”的机构设置模式,赋予镇街更大自主权。莒县、五莲县及有关功能区将“七办五中心”调整设置为“六办六中心”或“五办七中心”。三是科学编制岗位目录清单。将镇街职责任务细化分解,统一编制岗位目录,打破行政、事业身份界限,综合设置党建综合岗、综合事务岗、组织人事岗等岗位,同时考虑专业、工作职责、岗位职责等,将相关人员统一纳入岗位管理,实行“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确保人员力量与岗位任务均衡匹配,推动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健全完善资源下沉机制,解决镇街干事缺人手、管理无抓手等难题。加强对乡镇(街道)编制、人员等资源要素的支持,着力解决基层反映强烈的干事缺人手、管理无抓手等难题。一是推动人员编制下沉。以区县行政编制储备库为编制保障,探索“县编乡用”编制管理新模式。在县域范围内建立编制、职数“周转池”,打破编制、职数“一核定终身”,推动编制资源向任务重的镇街倾斜,指导东港区下达周转行政编制18名、岚山区下达周转事业编制48名。莒县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将各镇街空余编制扣除未配备副科级以上领导职数后,按90%收回纳入县域范围内镇街编制“周转池”,实现跨乡镇(街道)统筹调配编制资源。二是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部门80%以上的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强化派驻和基层执法力量统筹,实现“一个平台管执法”。东港区进一步扩大下沉范围,将卫生健康、海洋渔业、劳动监察等10个领域285名执法力量下沉基层,纳入乡镇(街道)岗位管理,实现“县属、镇管、镇用”。三是增加镇街属地管理权重。明确镇街对派驻机构的考核占比不低于县级主管部门对派驻机构年度考核权重的60%;对县级主管部门打分,考核结果不低于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权重的30%。下沉人员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纳入镇街考核体系,乡镇补贴由镇街提出发放意见;赋予镇街对下沉人员任免调整的建议权,县级主管部门对下沉人员调整使用前,需函询镇街党(工)委意见,实现镇街对下沉人员的刚性调控、统筹调配。
健全完善数字治理机制,解决基层治理模式传统、效能不高等难题。充分利用智能互联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变治理为“智理”,推进基层治理“一张网”,促进治理精准化和服务智慧化。一是构建综合指挥体系。积极整合各类平台,构建事项受理、分析、流转、处置、督办、反馈、考核等闭环管理机制。涛雒镇、河山镇作为“数字化改革”试点镇,在社会治理办公室加挂综合信息指挥室牌子,实现各类事项统一派发出口、统一反馈入口、统一考核口径、统一督办协调,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二是加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推进镇街便民服务大厅软硬件建设,做好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针对高频办理事项制作明白纸,促进基层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快办”“易办”“好办”转变。三是优化政务APP和小程序建设。深化线上办理,打造以“山东通”平台为依托的政务办公数字体系、以“爱山东”“爱山东·日照通”平台为依托的便民服务数字体系,推动实现“一端通办”。高新区河山镇依托高新“阳光链”数字一体化平台和CIM聚合管理平台建设,形成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督“五位一体”数字治理网格体系,满足群众“网上办、不见面”的办事需求。(万朋鑫)